【48812】“会呼吸”的村巷

发表时间:2024-07-09 09:29:24 来源:成功案例

  初冬午后,暖阳怡人,徐正奉靠坐在门口的摇椅上,赏识着房前巷子里的青石板路。原始古拙的青石板大小不一、错落有致,沿着2米左右宽的村巷从头铺到尾,两边的绿植也顺着巷子排列排开,为冷巷镶上了绿色的“花边”。

  “咱们这巷路会‘呼吸’。”徐正奉满意地说。但是就在几年前,他还对巷子里铺石板路非常。

  这是一张拼版相片,上图为2017年,“巷巷通”工程开端前山东省五莲县户部乡黄巷子村的街巷(材料相片)。下图为2019年11月7日拍照的山东省五莲县户部乡黄巷子村的街巷(新华社记者王凯摄)。新华社发

  为便当村庄旅行开展和脱贫项目施行,2017年起山东省五莲县每年投入5000万元施行“巷巷通”工程,鼓舞大众因地制宜、透水铺装,使村内冷巷悉数硬化。徐正奉地点的户部乡黄巷子村是全县第一批施行“巷巷通”工程的村庄。

  “为什么不铺水泥?高效又有用,还能晒粮食。”徐正奉的主意代表了其时许多乡民的心声。

  “石板路不只生态环保,还能重复使用。”王亮明说,水泥铺路虽高效,但缺少“村味”,若需挖地施工,水泥路就要被损坏,形成资源糟蹋。若选用原石、毛石、花岗岩尾料等板材变废为宝进行透水铺装,那么既有传统村庄面貌,还不污染自然环境,也能重复使用, “石板路透水透气,雨天积水能下渗,还有利于草木成长,既生态又环保,是‘会呼吸’的路。”

  五莲县是当之无愧的“山城”,山地丘陵面积占近九成。县里施行“巷巷通”工程后,不只使乡民和游客出行更便当,还增添了传统古拙的“乡愁”景致,带动当地村庄游、采摘游、风俗游开展。

  五莲县松柏镇窦家台子村乡民陈祥京就是很多受益者之一。他的“惠友山庄”从只要两间屋的“土饭馆”,变成了现在集餐饮、民宿、采摘于一体的农家乐。依山而建的木制民宿和古拙石屋与周围草木融为一体,脚下的石板路缝隙间青草依依,与周边石屋、古树彼此衬托,使这个古村落展现出静美的“富村山居”现象。

  “刚开业时一个月有10桌客人就算多了,现在一天最少都有10多桌,多的时分能到40多桌。”陈祥京说, 2012年刚开业时门前就没有大道,只要一条羊肠土道顺着山势弯曲入村,而现在村里施行“巷巷通”,路修好了也招引了大批游客,“本年樱桃采摘季仅1个月就接待了4000多人次,收入比筑路前多三四倍。”

  相同因路而富的还有五莲县省级贫困村——马家山庄村,这儿坐落三县接壤的贫困山区,“山货不出,外货不入”,交通极为阻塞,而“巷巷通”让这个山村“走出大山”。

  马家山庄村村支书王安收和记者说,“巷巷通”连上“县乡路”,小山村从此告别了“雨天满脚泥,晴天满街土”,乡民们还搞起电商经济,让当地优质的苹果、梨、板栗、小米等农产品得以顺畅出山,日照、青岛、北京、上海等多地游客也纷繁前来采摘、垂钓,体会原始村庄风光,带动当地脱贫致富。

  据五莲县扶贫办副主任徐军光介绍,五莲县完成了“出门石板路、出村硬化路、全域县乡路”,让大众和农产品能出得去,客商和本钱能进得来,上一年完成村庄游消费总额近20亿元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悉数脱贫,为村庄振兴和脱贫攻坚铺就“致富路”。